成都企业家门口享受“自贸区式”服务
更新时间:2014-8-11 16:33:51 来源: 浏览次数:1233
24小时咨询热线:028-86676605,13540711903
上海自贸试验区14项创新监管制度,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保区先行先试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去年9月底挂牌成立以来,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其推出的14项通关创新监管制度令不少企业颇为期待。很快,成都的企业也将全面享受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通关服务待遇。昨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中14项创新监管制度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保区先行先试,余下的6项也已向海关总署申报复制。届时,成都的企业在家门口就可全面体验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监管服务政策,享受到“自贸区式”的简约、便利、高效的通关服务待遇。
成都关区企业已率先体验
“按照复制推广工作方案,7月15日我们已向海关总署正式上报了希望在成都海关特殊监管区全部复制14项创新监管制度的需求情况表。”昨日,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称,其实从去年开始,上海自贸区的14项监管制度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合区不同程度先行先试。
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在上海自贸区分批推出了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政策,包括先进区后报关、 区内自行运输、 保税展示交易、智能化卡口验放等,这些政策具有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降低企业成本的通关监管服务特点。除了已落地成都先行先试的8项监管制度,余下的6项自贸区监管制度也即将亮相成都特殊监管区域,它们分别是:先进区后报关、期货保税交割、融资租赁、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仓储企业联网监管、内销选择性征税。
成都海关表示,目前已有8项在成都不同程度先行先试,这为承接上海自贸区的监管制度顺利落地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在上述全部复制请求获海关总署正式批复意见后,成都海关将结合成都企业实际需求情况,迅速在成都高新综保区和双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复制推广,让关区企业提前享受到通关服务改革带来的红利。企业在不沿海不靠边的成都,也将率先全面体验到上海自贸区的监管服务政策,享受到“自贸区式”的通关服务待遇,而企业受到的益处则是进一步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扩大业务规模等。
“其实有部分监管制度,成都关区企业比上海自贸区内的企业率先体验到。”成都海关这位负责人称,比如,在海关总署大力支持下,去年7月成都海关与大连海关就实现了两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保税货物“区间结转、自主运输”,而今年上海自贸区推出的区内自行运输制度还借鉴了该项改革的监管模式和流程设计。
落地监管制度有成都特色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推出的14项创新监管制度,目前已落地成都在高新综保区实施的8项监管制度分别是: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保税展示交易制度、境内外维修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集中汇总纳税制度、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制度。这些通关改革中的监管制度,有的是成都先于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有的是成都与上海特殊监管区域一起同步实施,有的则是复制上海自贸区的做法。
但是,每一项监管制度具体到某一个城市,不一定适合“全盘照搬”。成都在创新推广监管制度时注重接“地气”,让落地成都的监管制度更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因而具有成都特色,与上海自贸区实施的有所不同。例如区内自行运输制度,上海自贸区是允许企业在区内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行运输,而成都海关开展的保税货物区间结转制度,允许企业跨省份(大连到成都)自行运输,距离更长,监管难度更大,但是企业节约成本优势更明显。
据试点企业英特尔公司测算,在成都和大连两地特殊监管区域推行保税货物区间结转制度后,每月节约费用超过10万元,整体通关时间减少6个小时,两地间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至1天。成都海关表示,下一步将支持成都高新综保区内更多的企业,在更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通过自行运输制度开展区间结转工作。
区域先天不足“笨鸟先飞”
通关改革创新保障外贸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和加工贸易产业链的调整,以成都为龙头的四川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和加工贸易产业来川布局发展。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在中西部地区是世界500强企业数最多的城市。
“企业增多了,外贸发展了,我们的管理有没有跟上?有没有出现制约发展的因素?”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地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在发展外贸方面存在区域先天不足,但是“笨鸟”可以先飞,扭转不足为优势。2012年成都海关就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对通关改革进行调研,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优化通关环境和服务,提出了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该项改革计划分三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建设目标已基本完成,现已走到了“第二步”。
近日,成都海关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实施细则》,着眼推进提升口岸运行效率和推动全方位深化开放合作,把海关全面深化改革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相结合,提出了19条支持外贸稳增长措施。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成都海关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改革方式简化通关手续、优化监管环境、拓展综保区功能,为外贸稳定增长发展提供了保障。
上半年,在全国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局势下,四川外贸却逆势增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1%,而同期全国整体进出口略降0.9%。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上半年四川外贸进出口规模居第11位。其中,成都上半年以1645.7亿元的进出口额在全省独占鳌头,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9.7%,增速高于四川平均水平,达10.4%。成都上半年外贸规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9位。而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为915.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4.3%。
8项创新监管制度在成都先行先试情况
保税展示交易制度
目前成都高新综保区双流园区已搭建完成保税展示交易平台——进口食品交易中心。下一步,成都海关将根据企业需求,允许商品在保税状态下出区进行展示,并可在零售和事后集中申报纳税。
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制度
目前在成都高新综保区高新、双流两个园区4个主卡口都已完成智能化卡口升级改造,配合信息化系统,过卡车辆凭IC卡绑定核放单、报关单以及车辆信息,卡口进行自动比对后,能够实现自动判别验放,无需人工干预,大幅缩短车辆过卡时间。
集中汇总纳税制度
已有联想和富士康两家企业在货物内销时适用集中申报纳税制度,可凭分送单分批次先行内销货物出区,在当月内集中向海关申报纳税。该项制度简化了企业内销手续,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
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
随着无纸化通关改革不断深入,已有6家区内企业自行暂存“一线”货物通关作业随附单证,大幅简化了报关手续。而且,符合条件的“一线”进口货物报关单已能实现自动审核放行,在无人工干预情况下快速通关,上半年自动审核放行报关单约12000票。
境内外维修制度
继去年区内企业富士康成为海关总署特批的全国首批内销自产品售后返区维修的试点企业后,国航与斯奈克玛公司合资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已落户综保区双流园区,目前商务部已批复同意在园区开展境外CFM56系列发动机(主要用于空客320和波音737)的保税维修业务。项目全面建成后,维修能力将达每年600台,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之一。
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
去年开始,成都海关启动推广工单式核销制度,预计年内区内近九成的保税加工业务将采取工单式核销方式。
区内自行运输制度
去年7月,成都、大连海关联合推出两地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区间结转、自主运输”监管制度。下一步,成都海关还将支持高新综保区内更多的企业,在更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享受到“区间结转、自主运输”。
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
目前成都综保区内已有18家企业开展该项业务,企业报关单量比逐票报关降低约90%。通关时间由之前的4—5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0—40分钟,企业经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来源:成都日报
如需进一步查询,欢迎随时拨打成都咨询热线 028-86676605倪小姐
直接访问成都网站:www.chengdu-company.com ,www.onobbb.com
欢迎各位商家随时来访本公公司:成都市青羊区123号时代锋尚1303室。